找到相关内容4417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肇论》的现象学阐释

    刘旭光 《肇论》的现象学阐释  提要:  本文应用现象学的方法紧扣僧肇提出的“即物”和“照”两个范畴 ,将《肇论》诸篇联结为一个有机整体,从而确定《肇论》的如下顺序:一、般若无知论, 二、物不迁论,...的误解:《肇论》就是现象学。  一、解论  《肇论》全文六篇,现有的顺序是:一、《宗本义》;二、《物不迁论》;三、《不真空 论》;四、《般若无知论》;五、《答刘遗民书》;六《涅?无名论》。其 中,...

    刘旭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40569902.html
  • 读《肇论》有感

    著作,因此僧肇能完整地接触和理解关于般若性空的思想学说,并对它们进行了深入精到的研究,写下了一系列的论著。《肇论》就是由僧肇所写的四篇文章所组成,分为《物不迁论》、《不真空论》、《般若无知论》、《涅磐...万物。而是要领悟到“立处即真”,物体本性就是空,凡有物的地方就有空,空存在于万物之中,这才是般若学中的空义。  第三篇是《般若无知论》。“般若”是佛教对智慧的称呼,佛教所谓的智慧与一般所谓的聪明才智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60360585.html
  • 部派时代的圣果观

    影响当然是很大的,他所唱说的五事,无异是对罗汉资格的审定,所以现来对这略为分别。   大天五事颂说:“余所诱无知,犹豫他合人,道因声故起,是名真佛教”。这完全是对罗汉说的,在...梦想来,这是我人所不可忘的。   “无知”,这是五事的第一一事。证得极果的阿罗汉,是否还有无知存在,学派问的思想,有著很大不同。传统而保守的学者,认为证果圣者,对于生死解脱,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0565949.html
  • 肇论浅释

    有真是可是,至当可当,则名和相已起来了,好和坏的观念也要生了,仍奔竞于生生之中,谁能将他止绝呢A·  是以圣人空洞其怀,无识无知,然居动用之域,而止无为之  境,处有名之内,而宅绝言之乡,寂寥虚旷,莫可以形名得  。若斯而已矣。  所以圣人不是这样的。圣人的胸怀,空空洞洞,无识可识,无知可知,你看他居于动用的地方,而是止于无为的境界。处在有名的所在,而是住于绝言的家乡。真是无声无色,寂寞空旷,不...

    单培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03967398.html
  • 论师的圣果观(上)

    阿育王时代,大众系的大天,提出了“余所诱、无知,犹豫、他令入,道因声故起,是名真佛教”(大正27.511下)的学说,一时掀起了惊涛骇浪,震惊了整个教界。大天赢得了掌声,也被披上了异样的色彩。尤其是以...引起烦恼现前,故还会退堕。已断尽烦恼的阿罗汉,犹可现起烦恼退,那么,佛也是阿罗汉,佛陀是否也会退?又大众部承袭大天“有阿罗汉为余所诱,犹有无知,亦有犹豫”(15下)等学说,可见它是承认阿罗汉的功德不够...

    悟殷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11350489880.html
  • 论僧肇对中国哲学的贡献

    是有,有无体用不二。“用即寂,寂即用,用寂体一,同出而异名,更无无用之寂,而主于用也。”[5](《般若无知论》)寂即空寂、虚空,用即有,寂用一体,两者本出于一,只是名字不同而已,没有无用之寂,也没有...圣智般若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智慧。而所谓沤惒惑智,便是对现象界的观照,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识、常识,言、象之类的“假号”。  僧肇主张以真智即般若观真谛。“是以圣人以无知之般若,照彼无相之真谛;真谛无兔马...

    沈顺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05242245.html
  • 关河的净土学--中国净土宗的北源

    器世间”,以“法身无色”说明净土的“众生世间”;僧肇更在《涅槃论》中以“般若无知”阐发众生世间中的“佛智”,以“法身无象”阐发众生世间中的“佛身”,架构了中国净土义学的粗胚。 此长安净土义学的... (佛的智慧): 页118 三、僧肇的“般若无知” 第三节 净土的修持方法: ?罗什有关净土的修持方法 ?...

    赖鹏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93545397.html
  • 法眼宗禅诗

    曰:“若论佛法,一切见成!”师于言下大悟。 这则悟道因缘,对文益禅学思想有很大影响,形成了“般若无知”、“一切现成”的法眼宗风,并生发了与之相应的法眼宗禅诗美感特质。 一、“般若无知”的诗禅感悟 在法眼文益悟道因缘中,“不知最亲切”最有意味。其理论基石,是“般若无知”。东晋僧肇的《般若无知论》指出,般若“圣智”和通常人的认识 “惑智”有本质不同。通常人所讲的知,是对现象界片断...

    吴言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3346908.html
  • 三论宗重要著作

    大要。二、中国祖师重要著作  《肇论》三论宗的第二祖僧肇大师所撰,分为《物不迁论》、《不真空论》、《般若无知论》、《涅槃无名论》,总名《肇论》。  《高僧传》卷六《僧肇传》记载上述四论写作之年代先后,顺次为《般若无知论》、《不真空论》、《物不迁论》、《涅槃无名论》。  本论流传到现代,西方学者倍加推崇,甚至超越中国其他哲学论着之上,有多种外文译本。兹将诸论旨要梗概分述如下:  《物不迁论》,阐发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41667620.html
  • 圣严法师答:佛是万能的吗?

    圣严法师答: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说明佛的智慧和福德深浅大小,‘无知即全知,无能即全能’。无知并不等于愚疑,无能并不等于无力。有和无是一体的两面,有存于无,无含容有;唯&...全能而即无知、无能,从化身来讲则不是。   佛的全知、全能并不是等于神教所说的‘万能上帝’、‘万王之王’,因为对众生而言,佛不能改变众生的业力,只能够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学佛群疑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2033311702.html